毛澤東同志常說,讀書的方法要“四多”:多讀、多寫、多想、多問。他自己就是四多”方法的踐行者。
所謂多讀,就是除“博覽群書”外,還要對重要的書或文章多讀幾遍。他讀《飲冰室文集》、 韓愈的古文和唐宋詩詞時,都是讀到能背出來。他愛讀詩,能背誦400多首古詩。他也愛抄寫詩詞,直到晚年還是既練字又寫詩。
多寫,就是在課堂聽講后及時寫講堂錄,課后自修時寫讀書錄。毛澤東同志除有各種記錄本外,還有選抄全篇文章的選抄本,摘錄精要的摘錄本,經(jīng)過多年的積累,這種筆記本共有幾大網(wǎng)籃??磿鴷r他還常寫眉批。一本《倫理學原理》全書不過10萬多字,他在書的眉頭卻寫了12000多字的批語。
多想,就是在讀書的過程中,哪些觀點是正解的?哪些觀點是錯誤的?都要心中明白。在批語中,毛澤東同志都有比較簡單的表示贊成、反對、懷疑的話,有很多地方他都是根據(jù)歷代學者的不同學說,加以綜合、比較,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見解。
多問,就是在讀書時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時請教。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時,毛澤東同志除了在校自修找本校教員問學外,還常到長沙城里向人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