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讀書法是指在讀書中圍繞既定目標刻苦讀書的一種方法。在讀書過程中,要想獲得知識的積累,從而根據實際需要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最重要的是確立讀書的目標,有目標的學習最有效益,有目標的積累最有成果。
在讀書中,有了目標才談得上有計劃;有了目標明確積累什么,不是圍繞同一目標,而是缺乏內在聯系的知識,或者雖有聯系但彼此相隔太遠的知識,不便于積累也難以發(fā)揮作用;有了目標才有了判斷知識價值的尺度。因為知識的價值除具有客觀性以外,對不同目標的立志成才者來說,又具有不同的價值量,如古漢語語法對于學習歷史、中醫(yī)、文學的人價值很大,但對學現代化學的人價值就小多了。
只有目標明確,才能在短期內掌握更多的知識。目前世界上學科林立,據統計約有2000多種,確定國標、選準主攻方向是必要而明智的,怎樣確定:一是要考慮到社會的需要,二是要與自己的興趣一致,三是要根據客觀的條件和可能。不切實際選取目標、朝三暮四轉移目標、急于求成廣設目標等等,都不是真正在實行目標讀書法,而絕不會收到理想效果。
《學海探珠》一書作者奚椿年提出:確定目標,“需要有點自知之明?!霸^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自視甚高,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要求,只能是勞而無功,終成畫餅;自卑者“生無擒龍縛虎力,怎當擎天托地人”,缺少信心,隨波逐流,把目標定得很低,同樣作不出什么成就來。我們要像著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那樣:“挑選最有成功的希望的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