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一本好書,至少要讀三遍。因為重要的書讀第一遍時,僅有模模糊糊的印象,只能了解大概內(nèi)容。等讀了第二遍,才會有清晰的輪廓及具體的認識。讀了第三遍后,才能融會貫通并掌握書中的精義。
一又四分之三讀書法說的是:假設(shè)書我們讀完第一遍,總共花費了一個T的時間;在讀第二遍時,速度要加快一倍,時間要縮短一半,那就是二分之一T的時間;在讀第三遍時,速度要再加快一倍,時間要再縮短一半,那就是四分之一T的時間。
如何讀才能實現(xiàn)上面所說的“速度加快一倍”呢?這就要做到:讀第一遍時,要在書上畫線或做記號,標記書本的重點。讀第二遍時,就可以針對這些重點加強閱讀。因為是讀第一遍閱讀后的精華區(qū),所以速度就可以加快一倍,時間就可以縮短一半了。讀第三遍的時候,要針對最重要的部分做總復(fù)習(xí),要閱讀的是讀過第二遍后精華中的精華,這樣速度就可以再加快一倍,時間也可以再縮短一半了。
這樣讀書,不是為了純粹的追求速度,而是在保證理解的情況下提升速度,因為當下的時代:知識更新?lián)Q代的速度太快,書籍太多、要學(xué)習(xí)掌握的東西也太多,而時間和精力又太有限,所以要讓讀書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