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學期里,教研管理中心將緊緊圍繞學校的工作目標和重點,嚴格按照區(qū)里的相關工作要求,以師德師風教育為核心任務,以教學與研究并行為重點,積極開展扎實而有效的教研管理工作。
一、加強師德師風教育
1.學期初,校本培訓,強化師德師風教育、職業(yè)理想教育。
針對教師群體中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言行不端正、素質不過硬、操作不規(guī)范等不良現(xiàn)象,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
2.結合班主任工作專題培訓、青年教師成長論壇活動,開展師德師風教育。
3.學習教育部、省、市、區(qū)相關文件,開展職業(yè)理想教育。
4.結合三八婦女節(jié)、五四青年節(jié)等節(jié)日,開展“學習我身邊的優(yōu)秀教師”主題活動,述說方山教育好故事、學習身邊好模范活動。
5.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南京教育好故事”征文和演講活動。
6.學期末,做好教育教學暑期集中研訓(其中設師德師風教育專場培訓)。
二、推進青年教師成長
1.進一步建設青年教師成長論壇,并積極開展工作。
各分論壇結合學段特點和教師特點開展不同形式的有針對性的活動。
結合寒假讀寫和日常教學實踐,開展青年教師讀書分享活動。
組織小型沙龍,以形式靈活、主題靈活、出入靈活、時空靈活為特征,經常開展交流活動。
2.結合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特點和工作生活實際需要,邀請專家開設相關專題講座和輔導。
3.開展研究課交流活動,鞭策青年教師苦練教學基本功、提高教學素質。
4.創(chuàng)造條件,為青年教師的三年成長規(guī)劃(目標)的落實搭建平臺。
5.配合教學管理中心、學生管理中心加強師徒結對的過程性管理,推進師徒結對的深度指導。
6.教齡五年內的青年教師每學期上交一篇教育教學論文和一篇教學敘事。
7.加強對教研組建設的指導和管理,每個教研組每個學期編印一本教研組優(yōu)秀教案,推進青年教師重視日常教學。
三、加強骨干教師培養(yǎng)
1.啟動第一屆“教壇新秀”和“教研新秀”評選工作。
(本評選每兩年評選一次,對象為35歲以下校齡兩年及以上的青年教師。)
2.組織骨干教師開設展示課,發(fā)揮骨干教師在專業(yè)引領方面的作用。
豐富校本培訓的形式和內容,爭取每個月在千人劇場舉辦1-2場全校性的課堂教學觀摩活動。
3.鼓勵和支持骨干教師積極申報學校“菜單式”講座,并在全校開講座,為日后申報區(qū)級講座做好準備。
4.組織高層次論壇,引領骨干教師向更高更深的方向成長。
四、加強課題研究管理
1.做好第一屆、第二屆校級課題研究過程的管理工作。
2.做好目前在研的11項南京市、江寧區(qū)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的研究管理工作。
3.推進課題間的交流,舉辦課題經驗分享活動(課題研究中期匯報)。
4.邀請課題研究工作方面的專家來校指導課題研究。
五、推進“名師工作室”工作
1.為現(xiàn)有“名師工作室”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支持開展研究活動。
2.加強與其他“名師工作室”的共建和交流活動,助力教師成長。
六、做好論文評比及相關賽事的選拔和推薦
1.開展“方山杯”校級論文、教育案例、教學敘事評選活動。
2.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方面的賽課、論文、案例、微課等評比活動。做好校內選拔和推薦工作。
七、做好繼續(xù)教育、網絡培訓等工作
1.及時布置繼續(xù)教育培訓(含網培)任務,督促教師按時完成。
2.與信息管理中心聯(lián)合,做好2.0版的全員信息培訓工作。
3.做好暑期校本培訓的策劃與組織工作。
其他:
1.協(xié)助教學管理中心、教學督導中心做好日常教學督導和相關評審工作。
2.加強與市、區(qū)教科研相關部門的聯(lián)系,為教師發(fā)展提供更多成長平臺。
3.及時向區(qū)教科室等相關部門上報學校教科研工作。
4.及時更新學校網站上有關教育科研的信息,積極對外宣傳學校。